欢迎访问好孩子儿童资源网!

古人也非常重视环保意识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资源 > 安全教育知识 >
  每当读到古人所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总是心生向往。古代有这般的美景,那他们是如何保护环境的呢?“环境保护”一词虽起源于近代,但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人们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夏朝时有“禹之禁”,类似于现在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禹之禁,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日,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鄜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关于环保的法规了。而笱子在谈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时说:“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淮南子》有言:“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之。水积则鱼聚,本茂则鸟集。”想要获得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人类确实首先要做的是优化环境。在中国的汉唐时期,官员的政绩是跟百姓种了多少树有一定关系的。
 
  汉朝统治者埘环境的保护比前几个朝代更为重视。西汉文帝曾下诏劝民种树,景帝也曾下诏“功农垦,益种树”。保护环境资源慢慢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绿化面积的多寡开始成为对当时官员考核的标准之一。
 
  汉宣帝时,龚遂任渤海郡守,当时渤海郡(今河北、辽宁的渤海湾一带)发生饥荒,盗贼并起,难以镇压,龚遂到任后,下了一道文书:“持农器者为良民,持兵器者乃为贼。”
 
  同时龚遂以身作则,节俭办事,鼓励百姓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人每年种榆树一棵等。安抚百姓,与民休息,对那些依然不肯放下兵器的人,龚遂则劝喻他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经过几年的治理后,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深得民心,同时也受到皇帝的嘉赞。
 
  后来,每人每年种一棵榆树,不仅成了渤海郡内的传统,还作为一项政策被推广到其他地区,属民种树的多少、辖区内植树绿化的面积的多寡与地方官的政绩有了瓜葛。更有趣的是,种植树木,还被一些地方官员作为惩制手段,用来处罚一些犯了小过失的属民。汉朝在保护环境资源的立法上也有了一定进展。
 
  到唐代,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的话,官员是会受到荆条抽打的。据唐律规定,如果官员属地内的田地荒芜,亩数达到管辖总数十分之一的话,管辖该地区的官员要与领取了土地的户主一同被罚,官员得被笞(用荆条抽打臀部)30下,而且刑罚随着田地荒芜的程度而加重,每多荒芜一分就加重一等刑罚,最高刑罚是为徒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