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资源 > 家庭教育 >

cl2019

关键词:cl2019,免费观看, 作者:好孩子儿童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2-03-02 20:59:33
  

 

                        梅县区:扩容提质加速 “乘数效应”放大                                                                      2016-01-10 06:33:30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2015年9月投入使用的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何森垚 摄

  2014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梅县区粤东医院。何森垚 摄

  建设中的梅县区客都大道延长线。何森垚 摄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一角。何森垚 摄

  锦绣国际、梅州富力城等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拔地而起,梅县区粤东医院、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等大型民生项目投入使用……短短两年,一座新城在梅县区西片迅速崛起。公交车直达农村、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随着城乡协调发展,消弭了“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梅县区人纷纷感叹,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生活更便捷。
  近年来,梅县区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推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日益宜居宜业,“乘数效应”在不断放大。
  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梅州市梅县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476元,超越当时全省的10543元和全国的8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至1.49∶1,远低于全省同期2.867∶1的平均水平,城乡统筹发展领先全省山区城市市辖区。

    ●南方日报记者 唐林珍 马发洲 通讯员 翁尚华 许国义 王雅


  A.从单一布局到“五城”共舞

  从205国道进梅县区城门牌坊,沿着府前大道、剑英大道,进入梅县区新城西片区,汽车商贸、家居建材、金融服务等产业悄然兴起,时尚住宅区拔地而起,大型城市建设项目扎堆进驻。
  “到了梅县区,我们才发现梅县区的发展潜力如此巨大。”回忆起两年前初到梅州,锦绣国际常务副总经理冯湘君颇有感触地说,梅州不再“路宽人少”,随着交通和产业发展,梅县区正进入一个建设发展的高潮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入驻梅州不到2年,锦绣国际招商率在95%以上,引进商家600多个,品牌1400多个。冯湘君告诉记者,2016年将逐步完善一期工程,扩大招商力度。
  “大气”、“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等字眼,是梅县区的商企和百姓对梅县区近两年城市建设发展变化的描述。家住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的吴鹰常年在广州工作,近几年,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吴鹰感慨:家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这是梅县区近年来大手笔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带来的新气象。
  2014年以来,梅州市梅县区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科学规划、产城联动、滚动发展”的理念,引入先进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把新城西片区打造成梅县区行政文化商贸新城和山水城交融的宜居生态绿城。同时,梅县区新城西片区先后引进了梅州富力地产、喜之郎、红星美凯龙、龙洲股份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落户,项目累计投资达320亿元。
  根据规划,新城西片区是梅县区新城的一部分,囊括了嘉应新区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规划范围约1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为16万人,功能定位集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生态居住、商贸物流和创意研发于一体的梅县区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短短两年间,梅县区崛起一座新城,通过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引进符合规划的产业项目,推进产城融合。梅州汽车文化城、锦绣国际家居建材博览中心、超华科技总部、以客商银行为主的“众创金融一条街”、艺展中心等项目或的落成或落户,让西片区不断朝着“以产兴城、产城联动”的方向迈进。
  走进梅县区新城,60米宽的剑英大道、府前大道花木茂盛,将城区往北至槐岗、东南至江南片区两个方向拉伸,大气的广梅南路、宪梓南路则将城区往南口高铁新城方向伸展。围绕主干道,是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喜之郎、锦绣国际、梅州汽车文化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梅州市梅县区文体中心、梅州市梅县区人民广场、梅县区粤东医院、高档城市住宅区,市民休闲、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遍布其间,吸引人口不断集聚。
  从区域经济发展上看,乘数效应是指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生示范、组织、带动作用。梅县区正在通过扩容提质将良性效果不断强化放大。
  以问题为导向,梅县区提出了构建梅县区新城、雁洋新城、畲江新城、槐岗新城和葵岗新城五城联动新的发展格局,促进城区、园区、产业同步发展,破解发展难题。
  “梅县区新城的发展定位为城市扩容提质重要平台,雁洋为国际旅游慢城,畲江为工业新城,槐岗为生态文化新城,葵岗为足球产业新城。”梅州市梅县区委书记张文广说,五个新城根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而构建,“十三五”期间,对接梅州“一区两带”,绘就梅县区发展新蓝图。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说,以五个新城的建设为发展着力点,谋求全局振兴发展,梅县区的五城联动发展思路很好,也很符合梅县区当前的实际。

  B.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全国水平

  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农民变成市民。对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长教村的叶叔而言,最明显的变化是“钱袋子”鼓起来了。“一年收入七八万没问题”。他向记者晒了下“家底”:儿子、儿媳都在雁南飞景区上班,农田旱地租金收入1.4万元……
  干净整洁、绿意盎然。宽敞的沥青路蜿蜒而过,一排红墙黛瓦的“围龙屋”,挂着大红灯笼。老人们散步、下棋、看报、拉家常。许多村民都在城里买了房,但老人们还是更喜欢在村里住。村民张姨说,“这里环境很好,生活很自在。”
  100多平方米的套房内,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这是长教村民叶叔的“家当”。这些家电,早已走进长教村的千家万户。
  长教村党支部书记钟银生颇有感触。他说,20年前的长教村,被人称为“狗不拉屎”的地方,年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1995年起,长教村与宝丽华集团联手建设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以来,通过有效整合山地资源、科学耕山,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让村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农田旱地出租后,村民除可以领取租金外,还可以获得茶园管理工资。”钟银生说,茶园建成后,村委会又把茶园转承包回来交由村民管理,村民从中可以领取管理工资。目前有200名村民参与管理茶园,还有约200名村民在雁南飞景区工作,“特别是桥溪古韵建好后,不少在外的村民回来工作。”
  “全村1200多人,现在留下来的村民有一半。”钟银生告诉记者,如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这些年来,宝丽华集团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完善了公路、水厂、小学等公共基础设施,还和村委会一起设立老人福利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至250元不等的福利金。此外,村里还出资为村民购买医保、设立学生奖学金、发放困难补助……
  长教村是雁洋镇的一个缩影。2015年,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旅游人次742万、收入76.8亿元,分别增长18%和20%。雁洋镇村民不再是“终日奔忙为了饱”的农民。
  从数据上看,“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早已不明显。2010年梅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28元,2015年已超过1.9万元,跃上了新台阶。
  去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刚突破万元。事实上,早在2012年,梅县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476元,超越当时全省的10543元和全国的8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至1.49∶1,远低于全省同期2.867∶1的平均水平,城乡统筹发展领先全省山区市辖区。
  农民腰包鼓了,政府信心就足了。政府腰包鼓了,民生工程就有“戏”了。
  2014年梅州市梅县区投入7.2亿元,从民生保障、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生态环境、文体设施、交通便民等十项民生实事,梅县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里人幸福指数提高了,农村居民也正在享受改革带来的实惠。
  “扩容是形式,提质才是目的。”梅州市梅县区区长钟光灵表示:“我们要争取让农村百姓真正享受撤县改区的成果,享受市区百姓的同等待遇。”

  C.八成财政惠民生群众幸福感倍增

  近年来,居住在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的陈伯很开心。以前由于交通不方便,要去城里探望儿孙很麻烦,“现在城市公交开到我们山里来了,很是惬意”。
  “交通对苏区发展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钟光灵告诉记者,让苏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先要把路打通。新的一年,梅县区将加快开通快车道,实现梅县区新城与江南新城的无缝对接。同时投资20多个亿把雁洋与梅南、松口这一带连接起来,将松口千年古镇等景点串珠成链。
  教育和医疗历来是民生大事。伴随着一大批设施的建成,梅县区缓解了过去教育难、医疗难、出行难等诸多问题。
  经过两年时间的打造,今年9月,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投入使用,目前共有700多名学生就读。幼儿园、教师公寓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正在紧张建设中。该学校占地400亩,总投资10.5亿元,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于一体,拥有5000个优质学位的公立学校。学校以高质量、有特色和现代化为办学理念,致力打造成广东省名校、全国乃至东南亚都有影响力的学校。
  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校长陈建军说,将以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管理为蓝本,结合梅州市、梅县区的实际,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将学校打造成既有发达地区先进的、现代化特点,又有传统客家特色的示范名校。
  作为梅县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学校,学校专门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了学校管理模式。学校设立了以奖教为主、奖学为辅的奖教奖学基金,激励全校师生勤教勤学,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栋梁之才。
  名医也近在咫尺。近年来,梅县区把改善群众的医疗环境,作为民生大事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国家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粤东医院。2014年10月,粤东医院建成,并交给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管理。省城名医长驻粤东医院,提高了医院医疗水平,得到百姓的高度认可。
  由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作共建的粤东医院是一间集医疗、科研、培训、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50亩,计划总投资13.5亿元,按1200张病床。医院立足梅州、服务周边,依托中山大学和中山三院在人才、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和独特优势,建立现代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并辐射粤闽赣边的综合性医院。
  粤东医院常务副院长、全国知名肝病专家李刚教授认为,一个山区市辖区投入13.5亿元建医院很不容易,全面托管粤东医院也符合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政策。下一步,不仅要让粤东医院共享中山三院的技术资源,还要派专家长驻粤东医院,切实提高山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托管后,李刚、陈燕铭等专家全程参与粤东医院的建设。医院建成后,首批长驻粤东医院的专家就达到23名,涵盖了肝病科、内分泌科、精神心理科等多个领域,该院还能共享中山三院60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室的医疗资源。
  “新一年更加注重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大胆实行公益性医院的改革,让本地百姓优先享受公共服务优质服务。”梅州市梅县区区长钟光灵表示,2015年梅县区以80%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领域,给了人民群众一个较好的答卷。“今年还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推进民生实事建设,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手记
  以人为本增强城市吸引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这其实是摆在很多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课题。说到底,一座城市,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载体,更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家园。重新审视自身,正是需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完善了,才能提高城市对市民的凝聚力,才能吸引更多外地人来到这座城市。经历创文、创卫、扩容提质之后,梅县区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粤东医院、梅州市梅县区外国语学校等大型民生项目投入使用,有力吸引人口不断集聚,梅县区新城的人口在两年之间已突破18万。
  前景可期。梅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如何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功能,梅县区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这需要从细节入手,如完善自来水厂建设、优化老城区步行街、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梅县区还需举全区之力全力以赴。这既是基于现实的清醒认识,更是面向长远的着眼打算。



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721/DBBC3E371电 据俄罗斯媒体报上涨2美分,涨幅0.42%;大豆11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0

  新华社快讯: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汇率15日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1欧元兑换1.1154美元,1uo;式清洗,上届国民议会中279席今年只保住29席。留下来的议员在政纲上不仅没有抱团,反14801e606c9e9" type="hidden" va

    相关文章:

  • 秋天的童话下载
  • 手机模拟电视工作原理
  • 王志文同款太阳镜
  • 小米4手机套价格区间
  • 幽默电影台词
  • 国产手机2013销量排行榜
  • 手机qq恢复聊天记录
  • 武汉地图找房网
  • 手机自定义图案锁屏
  • 手机版多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