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资源 > 家庭教育 >

家长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怎样避免溺爱

关键词:溺爱 作者:好孩子儿童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7-10-23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独生子女的比例显著增加,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惯,过多照顾满足,过分迁就保护,视他们为掌上明珠,捧为“小太阳”,只要孩子吃得满意,穿得舒服,玩得开心,花得顺心,家长就感到莫大高兴,甘心情愿地为孩子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幸福。殊不知孩子在享受和被呵护的物质基础与被宠爱的诸多亲情基础上养成了意志消沉,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缺乏劳动观念,生活独立性差,挥霍浪费大手大脚,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蛮横霸道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惯。
    在社会犯罪中的一个重要犯罪趋向—独生子女犯罪开始突出
案例
    *11岁的x x因恼恨母亲将自己的压岁钱拿走,竟拽着母亲的头发,用刀捅向母亲,拿着钱去泡网吧。
    *12岁的女学生因索要方便面将4岁女童活活溺死。
    *14岁的贾x x因向其母亲索要打游戏机的钱未果,用铁管将母亲砸死。
    他们为何如此残忍?在总结他们的家庭教育时可以用12个字概括为“溺爱娇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因为太多的爱只会让孩子感到索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天生而来的。无须努力也无须付出。在以我为中心价值观的支配下,他们的心中没有别人,好吃的是我的,好穿的是我的,好玩的也是我的……在太多的爱中他们认为学校里和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和事都应该像他们在家庭环境里所遇到的一样。在他们的人格心理中缺少爱,缺少同情,更缺少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毅力,也就是说缺乏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法制观念、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他们任性、自由,他们办事从不考虑后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难以忍受社会、法纪、法规的限制与社会公德的约束溺爱,使他们理性天平失衡一最通俗的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2002年4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警方抓获了一个由堂哥、堂弟、同学、朋友组成的盗窃团伙,两个月偷了五辆车。这些孩子的问题全出在家境富裕、无所事事、家长娇惯方面。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盗窃、抢劫、杀人犯绝大多数都是像他们一样从小“受宠、溺爱起步”随着年龄增长,贪欲膨胀而走向罪恶深渊的。
    据2005年,7月26日(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了在押的100名未成年犯结果显示,这些未成年犯多来自溺爱型家庭,80%以上的未成年犯承认他们在家中都备受溺爱。
                                  一个少年犯的自述
   我出生于新疆和静县,我清楚地听妈妈说过自己是下午7点呱呱坠地的。我的降生给全家带来了喜悦和欢喜,他们疼我,爱我,视夜为心目中的宝贝,常上明珠,要星星绝不敢给月亮。看到小朋友穿牛仔裤我没有就不高兴,爸妈马上给我买。知道我爱吃甜食,家里的餐桌上总有各种各样好吃的甜糕……小时候经常爱和郁居家的小朋友打架,动不动推别人一下,给别人一脚,看见小朋友吃雪糕就抢,看见小朋友有好玩的东西就往自己口袋里装。每当有人告到父毋那,他们总是百般袒护。4岁时我爬进鸡窝被鸡抓破了头,把家中的面粉和碗拿出去和泥巴,点火柴玩烧坏了叔叔的小书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我,认为长大就会好的。为了这些爸爸妈妈也经常和邻居吵架,看着做什么事都有爸爸妈妈包着、护着,我也就变得无法无天了。随着我渐渐地长大,也就更厉害了,偷别人的东西,用石头砸别人家的玻璃。有一次我去邻居家玩看见了一把精致的小手枪,便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不由自主地就藏在怀里……后来邻居家的人发现小手枪不见了,猜想一定是我拿的,所以就跑到我家来要,我哭着说:“我真的没有拿”爸爸看到我哭得那么伤心,就跟郁居说好话。把邻居打发走后,爸爸问我到底拿了没有,我说了实话,爸爸生气地举起了巴掌。我一看要挨打,就张嘴哇哇大哭,爸爸看见我那副可怜的样子又放下了手。从那时起我就想,“偷别人的东西,只需要要哭一哭能解决问题”,于是便产生了侥幸心理,胆子越来越大。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开始我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我最喜欢体育课,什么运动都参加,还多次参加比赛并取得了好的名次。那时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将来当飞行员,开着飞机在天空中飞翔”。俗语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习相近,性相吸”。由于自己小时候养成了爱打架、偷东西的习惯所以自然就跟学校里与自己一样秉性的同学成了朋友。从经常打架、偷窃,发展到逃学、旷课;好不容易混到五年级就再也不愿意待下去了,自动离开了学校。爸爸妈妈知道了只能摇头和叹气,因为就这么一个宝贝没办法,就让我在家中呆着。像我这样的人能安心呆在家吗?不可能!于是,我整天在外面胡跑,与那些和自己一样的辍学生、逃课生为友,不但学会了抽烟、喝酒,而且还学会了骗人。那时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趣了,学校太枯燥无味了,离开学校太自由了。为了活得更精彩,我和几个好朋友跑到了内地。
    “宝贝不见了”爸爸妈妈急得昏了头四处寻找,为了筹措路费,妈妈连心爱的大衣都卖了。当我从兰州被毋亲千里迢迢带回家时,爸爸平生第一次打了我。望着父母满身的疲惫,满脸的痛苦我也曾谴责自己“对不起父毋”也安安心心地在家呆了几个月。
    但那已沾染的坏毛病使自我不能安分。外面的诱惑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终于我又出走了,东窜窜,西摸摸,偷商店,拿着花花绿绿的钞票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贼手被擒,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我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当我步入高墙铁网时,我多想对天下的父毋说一句话:“带领自己的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未成年犯张x x说:“上小学时一出校门,爸爸背我回家;一进家门,妈妈赶紧用热毛巾把我的手、脸擦干净,又端上我最爱吃的点心,我二话不说就吃,姐姐看不惯说我,我就不愿意又哭又吵。父母不但不批评我,相反为我解围:"‘就这么一个弟弟,让着点!’爸爸、妈妈事事总依着我,我做了什么坏事他们也不管,使我渐渐地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毛病。为了满足私欲,我开始结交一些坏朋友。开始了偷盗生涯……以致进了监狱。
    在父母接见他时,他说:“我恨你们,只是给我吃喝玩乐上的关心,没有及时教育帮助我,以致我犯了罪。”
    以上教训告诉我们,孩子的蛮横无理与父母对他无限的爱,将会构成辛辣的讽刺,真是从“爱”开始,以“罪”告终。这种爱实际上是愚昧的表现。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在“独生子女“已成为青少年一代主体的今天,作为父母怎样爱才是真正地为了孩子,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之材,这应该成为每个父母值得仔细想一想,认真思考的大问题。愿一个个孩子不再成为倒金字塔的亲情过剩的牺牲品!愿每位父母能从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著的《父母必读》一书中受到教诲和启迪:一个家庭如果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娇惯、迁就、溺爱,加上没有兄弟姐妹的制约,很容易养成孩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的性格,给家庭及民族带来不幸和祸害。父母像牛马一样忍受最大的牺牲,娇惯出来的孩子不是家中的叛徒,就是民族的祸害。
    人们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该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给子女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打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饱喝一剂足量的个人幸福药。于是他就被毒死了。
    这段论述足见溺爱的危害性。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小平教授说:“如今的家庭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娇惯有余,教育不足已经成为家教领域的一大顽疾,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北京教科院冉乃彦副研究员这样认为: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把所有的希望和关爱都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这就会形成对孩子的一种溺爱。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满足太多、期望过高,这些在教育中都是不得当的。另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也促使大家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虽然大家平时口头上也在强调德育教育,但有不少人还是把孩子考高分、上大学放到了第一位。特别要强调一点,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如果孩子因为家庭溺爱而养成唯我独尊等不好的习惯就很容易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所以家长要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爱,要学会爱孩子爱得有分寸、有理智,千万不要一味地奉献爱,否则就是一害。千万不要用您无私的爱,培养出自私的一代,千万不要让您的“溺爱’成了孩子永远的“痛”。
    家长要学会爱孩子
    1、爱孩于,要让孩于“吃苦”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教育方式。日本孩子的顽强意志和独立性是举世公认的。在日本家庭中从孩子懂事起,家长就处处与孩子“为难”,为孩子制造“困难”。天寒地冻孩子缩手缩脚家长鼓励孩子赤脚到雪地里锻炼耐寒能力;孩子饿了,家长把孩子带到厨房指着堆在桌上的生菜和大米,对孩子说“自己动手“;天下大雨,冲走上学路上的木桥,家长为孩子准备了救生衣,让孩子挽起裤脚,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去……对日本家长的做法我们的年轻父母也许觉得有些不近情理,但日本孩子就是在这些人为的困难中练就了克服困难、挫折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
    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幼时贫”。这里所说的贫”不是叫孩子去过“饥寒交迫”的日子,而是提倡放手让孩子去经风雨见世面,尝点苦味培养拼搏的精神。所以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假期,把孩子带到农村尚未脱贫的农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孩子知道五谷杂粮如何耕作,询问他们的生活,让孩子体味农民的勤劳和辛苦。这样既能使孩子体会幸福来之不易,格外珍惜,又能让农民孩子的美德刻印在我们孩子身上,让他们读懂父母的爱。总之,家长要明白吃苦是孩子成长的铺路石,人生吃苦就是吃补:是补意志,补知识,补才能,补灵魂,在艰苦条件下磨炼出来的优秀品质,对孩子的人生来说是无价之宝
    2、爱孩子要让孩子“受累
    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何以坚强雄壮,源于狮妈妈的训练。据说当小狮子蹒跚学步的时候,狮妈妈就逼着小狮子从山谷爬上山顶,在山顶,狮妈妈无视小狮子头上的青包和手脚被划破的伤口,一把将小狮子推向山底,命令孩子再向上爬,如此反复,便训练了小狮子强壮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成为强者,母狮训子的故事值得大家去思考、借鉴。
    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攀登,去爬山,去涉足,去游泳,参加夏令营、冬令营……让孩子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受累,鼓励孩子多参加公益劳动,指导孩子做家务,训练孩子的计划性和条理性,让他们懂得什么叫分担,增强责任感。这样既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对祖国、家乡、生活的热爱,又可以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锻炼意志,锻炼体魄学到本领。
    3、爱孩子,要对孩子“小气”
    享乐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最危险的东西。虽然它没有牙齿,但可以吃掉一个人的理想;它没有双脚,但可以勾引人走向歧途;它没有烟味,但可以熏黑一个人的灵魂;它没有砒霜但可以毒害人的情操、意志和人格……享乐的生活犹如硫酸,能腐蚀灵魂的钙质,会使人坠人深渊!未成年犯张x x就是在父母从小的“大气和“满足”中娇惯无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财力越来越不能满足其挥霍需要便偷窃。在法庭最后陈述中,他痛心地以自己蜕化的经历阐述了家长对他金钱、物质享受的“大气”和过分满足是造成这次犯罪的根源。
    勤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勤俭是人生食不完的美宴,家长应要求孩子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费,珍惜父母的辛勒劳动成果,不能把饭粒掉在碗外,不要让水龙头里的水白流,不要倒剩饭,不乱花钱……这样的小事中让孩子体会“汗滴禾下土,粒校皆辛苦”的道理,学会珍惜懂得回报。
   4、爱孩于,要向孩于索“爱’
    父母爱孩子是无私的,本不需要回报,但为了使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他人,爱护自己的亲人,必须要求孩子给予父母爱。要给孩子在家庭中承担有价值角色的机会,如上街购物。让孩子主动拎包进家门让孩子习惯自觉扫扫擦擦、洗洗涮涮、递递拿拿当家务劳动的帮手……这样不仅可以医治独生子女的“懒惰病”、“懦弱病、“自私病“,还可以让孩子在为父母洗衣,拿拖鞋,问声辛苦了,捶捶背,送杯水……这些小事中萌发爱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展由爱身边的人升华到爱社会上的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只是“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好好学习考100分就行了”,那孩子就感觉不到自己在家中的价值,就会丧失很多实践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和贵任感,同时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相关文章:

  • 家庭教育父母溺爱
  • 转变溺爱型父母的家庭教育
  • 什么是溺爱的教养方式 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 溺爱型家庭教育 如何转变溺爱型父母的家庭教育观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着什么角色 家庭教育中父母该不该溺爱孩子
  • 关于溺爱的作文
  • 溺爱不是爱
  • 加菲猫的幸福生活第98集 被溺爱的猫咪
  • 溺爱孩子的危害多
  • 父母溺爱孩子的12个表现
  • 推荐文章